English

吆喝艺术

1999-03-18 来源:光明日报 吴晓东 我有话说

眼下,有些艺术门类一不景气了就爱提“市场经济的冲击”,听得多了,就很容易联想到守着一大堆蔫黄瓜的小贩向你诉说生意如何不好做,搞得你真不知道该怎么同情他。什么是市场经济,其实说白了很简单,不过是想办法把能卖的东西都卖出去罢了。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,有些东西以前是不能卖或根本不用卖的,冷不丁卖起来肯定会有不少麻烦。艺术就是这样。

因为是新上市的特殊商品,买卖之间有个磕磕绊绊也是正常现象。但你得承认,推销艺术的确比卖菜学问大多了。卖东西讲究个吆喝,有道是卖瓜的不说瓜苦,这是基本行规。到了艺术这里,简单的行规一下子就被发挥成了多种路数——有无中生有的,有避实击虚的,有欲擒故纵的,有混水摸鱼的……

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,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人家想卖点东西之前伤了多少脑筋。前几天,不小心闯进了某名导演的新片发行研讨会,赶上一屋子人正云山雾罩地探讨电影人的智商问题。大意是:中国电影发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产影片的命运和前途,所以必须找出最佳卖点,保证票房,向观众和媒体展示电影人的聪明才智。接下来就是出主意想点子,有的执意拿导演说事儿,有的主张打“还原生活”牌,还有的建议从影片里再发掘点新的寓意……就是没人从观众的角度想一想,掏钱进影院的是观众,人家不喜欢,你演给谁看?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这话孔夫子早说过两三千年了。

行业不同,推销规则也不一样——卖菜的薄利多销,给钱就卖;卖古董的讲究个“稳”、“准”、“狠”,一般是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。相比之下,艺术的情况就复杂多了,好像很难简单概括。一件工艺品、一场话剧、一台晚会、一部电影的质量绝不会像黄瓜新不新鲜那么好判断。

东西好,吆喝起来自然底气足、嗓门粗;对要出手的东西没底儿,只好变着花样在吆喝上往回找补了。这样一来,吆喝不知不觉竟成了艺术的二度创作。现在不是那么多电影千方百计挤档期,搭顺风车吗?不是那么多电视剧靠拍卖来引人注意吗?有这工夫,在艺术质量上多把把关,那吆喝起来就用不着费那么大劲了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